上海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2018年8月)
上海市老年教育师培中心于2012年5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由上海师大老年大学承办。几年来,在市教委、市小组办的关心和指导下,在老年教育各中心、各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师培中心紧紧围绕上级交办的任务和本中心的工作职责,致力于提升师资培训有效性,竭诚为上海老年教育的发展服务。
一、坚持办学思想
始终坚持“服务、培训、提升”的办学思想。
着力于“三服务”:以服务上海老年教育为宗旨,即为上海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师资支撑;以服务老年大学、社区学校为落脚点,即为老年教育办学机构管理者和师资专业学习及提升创造条件;以服务老年朋友老有所学的需要为出发点,即按需培训,推进老年教育发展。
着眼于“两培训”:首先要对从事老年教育的办学干部培训,从老年教育的理论、理念、办学规律、管理水平、开阔视野等方面,有重点地进行有深度、有广阔视野、有规范要求、有生动案例的交流提高;其次是对从事老年教育的各类教师的培训,从老年教育的一般理论、老年朋友的心理特点、老年教育的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逐步推进培训,通过授课、交流、公开课等形式,提高上海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着重于“两提升”:提升管理干部的办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落实工作职责
师培中心全力承担管理干部培训、教师培训、培训教材建设等工作职责。截至2018年7月共举办各类培训96期,9397人次;编撰5部培训教材(均已出版),编制20余本讲义。
1、方向明确
坚持“服务、培训、提升”的办学思想,认真实施市教委、市老年教育小组办下达的培训任务,主动了解全市各老年大学(学校)对培训的需求,强化培训内容跟时代要求贴近,与对象实际接近,向关键问题逼近。中心灵活运用主题报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论坛交流、学习考察等多种培训方法,举办上海市老年教育百名校长读书班,提升办学关键人员的素养和能力;分层分类培训教务主任、专业教师、居村委学习点负责人,研讨老年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优质课程推介交流活动,发挥示范课程的引领、辐射作用;开展老年教育师资注册制培训,为上海老年教育师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垒实基础。
2、依托师大
我们成立了师资培训指导委员会,邀请上海师大党委书记、校长为主任,有关部处领导为成员;我们还成立了师资培训合作委员会,聘请有关学院的领导任委员。通过这两个委员会加强了师培中心与上海师大的联系,为师培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组织上海师大教授完成了三部教材的编写,即杨德广教授主编的《老年教育学》、岑国祯教授主编的《老年心理学》、钱源伟教授主编的《老年教育教学论》,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三本专著不仅为老年教育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被冠名为全国老年教育师资培训教材,在上海等地的师资培训中被广泛使用。
3、加强合作
师培中心主动与兄弟中心和兄弟学校合作办班,不仅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且加强了沟通、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推进了发展。除了合作办班外,师培中心还与市理论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了介绍老年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老年教育A B C》,与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市老年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联合编撰并出版了从特定角度总结老年教育规律的《上海老年教育教与学百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四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提升能力、提升活力、提升品质”的要求,师培中心于2016年、2017年在全市16个区成立了师资培训分中心,又在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老年大学设立了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分中心和基地的建立,使培训工作分层分类分区域开展有了更合理的布局。
4、多种形式
为了使培训更加生动、有效,我们开设了各类不同的课程,如思路性课程:谈历史、讲形势、说任务;特色性课程:百名校长研修班、百名校长读书班;实践性课程:专题考察、现场观摩;专题类课程:老年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互动性课程:校长论坛、校长沙龙。我们开设了不同内容(如他山之石、文化纵横、时事经纬)、不同类型(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校长研修班和校长论坛,精心打造的百名校长读书班品牌,旨在拓宽视野、提升内涵、助推读书之风。
5、汇聚资源
我们汇聚各种优质资源为老年教育师资培训服务。其中有各级领导:中央党校、市政府、市政协、市教委等;有高校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还有不少社会贤达。邀请的专家学者有:李君如、周汉民、奚洁人、俞立中、顾骏、王德峰、曹旭、林骧华、吴遵民、杨德广、岑国桢、汤勤福、钱源伟、李定广、黄澧华、刘仲宇、郑辛逸、王汝建、窦锋昌、刘哲昕、庄俭、夏瑛、方建峰、王志刚、王洪伟、林路、黄豆豆、石林、王丽琴、王光、曹蓓娟、陆士清 、王耕地、吴静芳、徐东。
三、追求工作成效
几年来,师培中心不断地总结经验、听取意见、提高认识、改进工作,研究和追求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1、形成共识
让办班者与参加培训者都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培训,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至要前提。要形成这种共识就必须在培训的质量上下功夫。我们对于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形式的运用、培训教师的选择乃至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材料的编制都进行了缜密的考虑,让参加培训者感兴趣、有收获。培训的出勤率基本都在80%以上,有些班甚至达到100%。
2、搭建平台
上海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建立,旨在创造一个学习、交流、探索、提升的平台。让从事老年教育的同仁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探索路径、共同提高。通过这个平台不少学校彼此间建立了协作关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3、拓宽视野
师培中心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介绍上海老年教育的历史、当前形势和发展思路,指导和推进老年教育;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国内外老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邀请资深校长畅谈如何当校长的心得体会;邀请专业人士介绍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这些讲座和报告立意高远、内容翔实、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受到广泛好评。
4、加强协作
上海老年教育创建了“十一”个中心的支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中心的积极性和各自特有的优势,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有力地推动了各自的工作,同时促进了上海整体老年教育的发展。师培中心先后与教材研发中心、艺术教育指导中心、素质教育指导中心、理论研究中心、老年远程学习指导中心合作办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师培中心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办好中心的根本;做事用心是办好中心的前提;团结互助是办好中心的基础;内容精当是办好中心的关键;服务周到是办好中心的保障。